找到相关内容2008篇,用时1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缘起、道德经、周易──儒释道会通的源头学

    的意义相同,因在任何的时空,“不是对存有者的全盘否定以复归于无。“反者道之动的诠释,不仅和其它出现“反字的章句不相悖,它更能扮演核心概念的角色,由它可演绎出其它章节的内涵。  “反者道之动...起始。  贰、缘起 --佛法的核心  缘起是说一切法皆依因托缘而起、而存在,没有一法是无因而自有的,故说缘起是“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;此无故彼无,此灭故彼灭。缘起是佛法的宗本,这在《阿含经》中,佛...

    黄淼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4946655.html
  • 试析般若中观与《维摩诘经》中的双重否定

    ,所答问题涉及佛教思想所讨论问题的方方面面,用的都是双重否定的思维模式,如第一个回答:  “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。说言。诸仁者。、灭为二。法本不生今则无灭。得此无生法忍。是为入不二法门。   回答时有一层逻辑的递进:先说世间法,然后再说出世间法。当讨论的是“与灭的问题时,世间法的理解是:“、灭为二;然而从出世间法的角度却并不这么看,出世间法的理解是:法本来无所谓,所以也就无所谓灭。当你...

    释青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5650855.html
  • 生死“认命与生死智慧

    要落实在如何尽快地提升人们的与死的品质上。本文的问题是:现代人生死“认命之难的问题,以及如何汲取中国传统道家“安之若命、儒家“乐天知命、佛家“原无生死的生死智慧来解决这一问题。本文的方法是:...内心深处升起来。 (《解读善终》,《安宁照顾会讯》1997年第24期,第19页)赵博士所说的“认,是临终者经过万般挣扎之后,在某一时刻突然放下对“的执着,在心理上精神中接受自己即将步入死亡的命运...

    郑晓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2384687.html
  • 佛教之生死智慧与临终关怀

    世间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,人之是由“四大“(地、水、火、风)和合与“五蕴(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)汇聚而成,生命本就无常。所以,人之、老、病、死不过是生命一种自然的流程而已,人们何必恐惧于此呢?世间万物无不流动,人之生命机体的“四大“亦无不变化,当人的四大生命构成要素失衡时,人之生命机能就会不谐调,人不可避免地会各种病,终则死亡。另一方面,人之是五蕴聚合,五蕴离则人死亡。“五蕴自身是无定性,...

    郑晓江

    |生死临终关怀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0954425993.html
  • 佛、道、儒三教死亡观比较

    殊途同归的努力。  佛教与道教采取的方法可谓一生一死,相映成趣。道教重视的是“:只要将“无限期地延长下去,自然就否定了“死。佛教重视的则是“死:通过死亡本身来超越死亡,在低层次死亡的同时达到高层次的重生。这种看似对立的差距实际上是从两教对于“世界的不同观点引发开来的:佛教认为现世是“苦海,道教却认为现世是“乐土。道教讲“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,对于人在宇宙中“万物灵长的身份表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45262221.html
  • 明代藕益大师《十大碍行》事理浅释

    就是在事相上处处磨炼自己,倘能真正做到《金刚经》所云:“应无所住,而其心,那才能达到“一心不乱的境地。“一心不乱,不是没有心念,而是没有妄念;“无所住即是“不乱,“其心即是“一心。...一意孤行,而是以无所住心,力行十善,以期龙天护佑,改变环境。)   六、力用——《金刚经》云:“应无所住,而其心   1 、这样,所可以以病苦为良药,因为它能对治自己贪欲之病,是名良药。   2...

    王智隆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83963531.html
  • 轮回与解脱—脱离苦境的秘诀(二)

    轮回与解脱—脱离苦境的秘诀(二)  花山胜友著 美国佛教弘法中心译  二、佛教的根本教义  1、“因缘的思想  印度教是一种不同立场  上面谈到自古至今,印度教徒对于业、轮回和解脱等思想。...(灵魂)的存在,一面主张“无我的新立场,一面表示人生是苦的存在——以“四苦八苦为代表,所以,佛教的教义开展,显然不同于印度教了。  佛教不认为梵天是宇宙的创始者,反而用“因缘(缘起)来说明...

    花山胜友著 美国佛教弘法中心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0965728.html
  • 毗昙的哲学基础及其对中国佛教的影响

    等族,说名多界。如是一身或一相续有十八类诸法种族,名十八界。此中种族是本义。对“界的这一解释,是为了特别说明“种族具有“的意义。例如“眼,它的“为“自种类,同类因故’;而“眼...叫“自性,是恒常的,所以是“有;具体事物体现着自己的“种类,是无常的,所以是“空。  根据“自性不空…‘种族本生的说法,《毗婆沙》、《俱舍论》等把有部的理论特征归结为“法体实有或“三世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75367217.html
  • 王本荣:佛学与科学的交会

    可以转变为物质。霍金(hoding)认为宇宙是从变动的“无,穿透能量的障蔽而形成。《楞严经》:“如来藏中,性色真空,性空真色,以及“空大觉中,如海一沤发,有漏微尘国,皆依空所,都阐明佛学的“...是,生命的现象皆由于原子和分子运作。然而在原子的世界里却似乎没有方向和时间,也没有过去,现在和未来的分别。太虚大师的偈语:“诸法刹那,诸法刹那灭,刹那生灭中,无生亦无灭,用来说明时间和物质变化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3/16272937426.html
  • 弥勒菩萨之名称

    ,有关弥勒菩萨的故事,就应当由“上和“下这两个部分组成。本书所介绍的两部佛经,就分别讲述了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和下生人间,成佛说法,普度众生的故事。  ‘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’主要是讲弥勒菩萨“上的故事。经中,佛陀告诉他的弟子优波离尊者以及其他与会大众,十二年以后,弥勒菩萨将在他的出生地,即波罗奈国的劫波利村,进入灭度,然后即上生兜率陀天,在兜率天宫的内院,为那儿的诸天众生演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5148575.html